3月29日,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在海南陵水开标,公开信息显示,此次集采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为56%,中选产品将于2023年7月在全国落地,和此前业界预期基本相符。
据国家医保局介绍,此次集采共有251家企业的366个产品参与投标,涉及产品涵盖抗感染、心脑血管疾病、抗过敏、精神疾病等常见病、慢性病用药,最终投标企业中选比例约70%,平均每个品种有6.5家企业中选。
【资料图】
从目前披露的中标结果来看,入选药品降价幅度可谓诚意满满。其中甲流常用药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平均降价83%,治疗早产的阿托西班注射剂由集采前单支超千元均价降至240元左右,降幅达到80%,按此次约定采购量测算,预计每年可节省167亿元。
对于药企而言,集采正成为将原有市场份额重新洗牌、重塑市场格局的重要力量。从目前已公开信息不难发现,此次参与第八批集采的众多药企中,18家原研药企仅有欧加隆和阿尔法西格玛两家企业拟中标,辉瑞、赛诺菲、默沙东、罗氏等拟中标数均为0.国内药企中,科伦药业、倍特药业、齐鲁制药以及华海药业等,则都高居拟中标产品“前排”顺位。
市场和价格,药企如何抉择?
第八批集采涉及的品种中,注射剂类产品数量大,过往销售额高,更不乏临床常见的大单品,因此注射剂类产品的最终降幅和入选名单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,竞争尤为激烈。
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剂也是第八批集采中采购额最大的品种,其2021年在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市场份额约83亿元。此次中标企业按顺位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山东安信制药、华北制药以及海南通用三洋药业,原研辉瑞出局。
在第八批集采中,肝素类药物首次被纳入,头豹研究院相关研报显示,国产低分子肝素制剂发展迅速,其中依诺肝素为主要品种,那曲肝素钙与达肝素紧随其后。在公立医疗机构,依诺肝素注射剂是年超20亿元的大单品,原研药企赛诺菲和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不相伯仲,用量基本持平。
而在此次集采中,该品种由海普瑞子公司天道医药以最低价中标,南京健友紧随其后,而原研赛诺菲同样出局。不难发现,参与第八批集采的18家原研药企中,仅两家中标,余者都选择了出局这一方式。
相比口服类药物,注射剂产品由于使用场景限制,对院内市场高度依赖,因此集采中标与否,直接决定着相关品种未来院内市场的竞争格局是否有变。
此次进入集采名单的41个品种中。注射剂类品种有27个,根据米内网数据披露,其中16个注射剂2021年在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10亿元。
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《华夏时报》表示,医保集采出局,可以看作是跨国药企衡量过后的一种经营战略,当然,不愿降价、降价幅度小、药品价格高是其集采出局的主要原因。
在邓之东看来,此次集采原研药企的“佛系”无疑给国内药企留下了更多的市场机会,进入医院的国产药竞争优势显著提高,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都将大幅提升,国产替代将成为重要趋势。
未能进入集采名单是否意味着要放弃院内市场呢?显然不是。一位曾在辉瑞工作过多年的医药行业从业者告诉《华夏时报》,此次集采涉及的多个品种不是新药,而是过去十年来临床上特别常用的产品,辉瑞相关品种此前在市场上表现都不错,2022年辉瑞舒普深销售额将近70亿元,占整个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院内市场的8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
在其看来,尽管集采必然会切下一块院内“蛋糕”,但医生多年的使用习惯和患者依赖还是会发挥一定的作用,未来市场具体变化还是要看各家医院的集采报量情况。举个例子,从辉瑞分拆出去的晖致旗下两款产品络活喜和立普妥,同样是选择了集采出局,但销量一直坚挺,并未出现明显下滑,这跟公司的整体策略脱不开关系。
集采未来会怎么走?
对于集采的未来成效,3 月 1 日,国家医保局,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《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“通知”),其中提到,到2023年底,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 450种,其中省级集采药品应达到130种,化学药、中成药、生物药均应有所覆盖。
自2018年第一批集采启动以来,集采已经发展到目前的第八批,相关政策经过逐步细化已经趋于完善,“小目标”也趋于顺利完成。
通知中同样提到各省的未来工作安排,其中,湖北牵头扩大中成药省际联盟采购品种和区域范围,江西牵头开展干扰素省际联盟采购,广东牵头开展易短缺和急抢救药省际联盟采购。省级药品集采重点针对未纳入国家集采的品种和未过评品种,从“填空”和“补缺”两个维度扩大集采覆盖范围,积极探索尚未纳入国家和省级集采的“空白”品种集采,鼓励对已有省份集采、价格竞争充分的品种开展带量价格联动。
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刘立鹤对《华夏时报》表示,经过多轮集采后,大品种仿制药业务逐渐接近“应采尽采”,目前集采地冲击对于头部企业影响有限,而对于中小企业和部分难以获得零售增量的药物领域来说,集采仍是提升中标产品市场渗透率的关键。
在刘立鹤看来,第八批集采相比之前几批规则更加完善,入选标准进一步提升。具体来说,此次集采药物入选标准由之前的含原研4家,提升至含原研5家。涉及药物品种仅达40个,成为第三批以来历次最少,但覆盖领域相对拓宽。
从中选规则来看,第八批集采在第七批“备选企业”的基础上新增第二备供企业,针对氨甲环酸注射剂型、丙戊酸钠注射剂、那屈肝素(那曲肝素)注射剂、依诺肝素注射剂和呋塞米注射剂5个品种增加了额外的供应保障,可以进一步减少断供风险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就在第八批集采开标前几天,国家医保局对部分集采的执行情况进行了通报,其中采购中选药品占比低的省市、医院被公开点名。同时,国家医保局还要求各省进行针对性自查,全面排查集采中选药品的履约情况。
随后,山东省医保局、卫健委等联合下发《关于加强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全流程管理的通知》,对集采药品的大数据从报量、采购和使用过程全程进行监控,以保证集采药品合理使用。文件中强调,对于非中选产品各医院的采购和使用情况,同样需要监测。
这并非首个对集采后药品落地情况进行“查漏补缺”的省份,早在2022年下半年,全国多个省份都在整顿集采非中选品种使用金额过高的问题。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强对于院内品种使用情况的监测,集采落标却依然能“闷声赚大钱”的品种只会越来越少。
(文章来源:华夏时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