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聚焦 >

聚焦:他走了……是每位新生儿妈妈都应感谢的人

发表时间:2023-05-19 18:13:44 来源:红星新闻

据光明日报5月19日消息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病毒学家、原浙江省医学科学院(现杭州医学院)院长、研究员毛江森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23年5月18日在杭州逝世,享年90岁。

毛江森院士(来源:浙江新闻客户端)


(相关资料图)

甲肝疫苗、脊髓灰质炎活疫苗、乙脑减毒活疫苗……他比任何一位新生儿妈妈更熟悉这些疫苗。

毛江森,1934年出生于浙江江山。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。1957年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系从事研究工作,先后在协和医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进修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,1978年调至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工作。曾任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、院长。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。

除夕夜还在观察黄疸肝炎患者的粪便

毛江森从事病毒学研究50年,早期主要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和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,对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展和干扰素的研究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1978年,毛江森回到杭州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工作,这时他已44岁,在病毒学研究领域耕耘了20多年,对肠道病毒、麻疹病毒、脊髓灰质炎等病毒的研究都有建树。

回浙江后,毛江森用近一年时间,在全省各地开展进村入户调查,寻找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疾病。“当时杭州郊区有一个村子近半数人都患了黄疸肝炎,一些病重的幼儿躺在母亲怀里一动不动。”看到甲肝病毒如此肆虐,毛江森暗下决心:“一定要消灭甲肝病毒!研究比我们早的是美国,美国甲肝是十万分之五,我们是十万分之两千,太严重了。”

于是,毛江森率先在国内开展甲肝病毒研究,将甲肝研究作为自己新的科研方向,和助手每日奔走在杭州、绍兴等市郊区,收集黄疸肝炎患者的粪便并带回实验室。遇上酷暑时节,粪便样本臭味飘出,在公交车上常遭乘客们掩鼻远离,甚至是怒目而视。“这些粪便是我们研究病毒的基础,再臭再难堪也要保护好。”一趟趟下来,采集的粪便样本塞满了两个低温大冰箱。

毛江森与助手在实验室(来源:钱塘江文化)

由于缺少设备,为了观察甲肝病毒是否被分离出来,除夕之夜,毛江森和助手专程赶到河北医学院借用电镜室观察病毒。当在电镜下看到被分离出的甲肝病毒图像,毛江森喜不自禁,他说,那是他一辈子见过的最绚烂、最漂亮的图像。当晚,毛江森和学生挤在食堂里吃一碗粉条,就算是年夜饭了。大年初一再坐火车匆匆回杭。

世界上第一支甲肝减毒活疫苗的研发者

1988年上海“甲肝暴发”,仅一个月就有32万人集中发病,病情迅速蔓延至江浙一带。也就在这一年,“苦战十年”的毛江森和他的团队成功培育出了甲肝减毒活疫苗毒种。三年后,疫苗正式进入临床推广。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甲肝减毒活疫苗问世,从此,甲肝的威胁显著降低。毛江森本人也在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(院士)。

临床使用表明,毛江森主持研制的甲肝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,居国际领先地位。1992年,卫生部批准批量生产和大规模使用该疫苗,使我国甲肝发病率以年均20%的速度下降,甲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。毛江森也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“甲肝克星”。

△这就是中国第一张甲肝减毒活疫苗照片

毛江森后来说,“在近10年的时间里,我国已有1亿人接种了甲肝减毒活疫苗。”该疫苗也成为我国第一株出口的疫苗。

甲肝疫苗成功问世让毛江森成了医学界名人,而随后一场“以技术换股份的变革”让他再次引发全国关注。

1998年,浙江在全国率先颁布《浙江省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若干规定》,允许高校、院所科技人员办企业,转化职务成果,推行技术入股。两年后,省政府决定对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普康生物科技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,时任医科院院长的毛江森以甲肝疫苗研究成果作为技术入股,获得了千万元的高额股份,成为中国科技入股第一人。

此前的采访中,毛江森说:“开始呢政府派了一个工作组,他们设计了一个方案。我当时是3000万股,是最大的股东,我没同意。他们说是为了上市,我宁愿不上市。坚持全民持股,都是大家一起做出来的。”

在毛江森的一再坚持下,政府最终同意他从3000万股股份中拿出800万股分给医科院的员工,实现全民持股。

甲肝疫苗投产第一年,出厂价一盒为12元,全国销量供不应求。当时曾有人提议,价格可以稍微调高,但在毛江森看来,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,应该让每一位百姓都能享受到医学成果,疫苗价格坚决不涨,反而从12元降到了10元、8元。

毛江森说,自己忘不了当时在贵州一位老农带着孩子来打疫苗的情景。

“父亲靠贩卖柴火维持家里孩子的生活,他就带着两个孩子打疫苗,不是要付钱么,他就从口袋里拿出一把,一毛一毛五分的钱,我眼泪都流下来了。我们这个疫苗要降价更不允许涨价。我的父母亲都是农民,当年120个新生,家庭出身是农民的我是唯一。这一个农民的儿子是120个人里头,第一个被选为院士的,我替农民争气。”

来源:新闻晨报综合光明日报、浙江新闻、浙江在线、浙江之声、极目新闻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