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聚焦 >

环球观热点:一战击溃魏延的蜀汉将军是谁?

发表时间:2023-05-14 15:10:03 来源:中华网热点新闻

诸葛亮在北伐军中去世,临终留下遗命,让杨仪率大军撤退回蜀国。魏延和杨仪不和,不愿意给杨仪当“断后将军”,一气之下带领自己所属的军队率先南撤,沿途还烧毁了经过的阁道。

杨仪等凿山通道,昼夜不停,紧紧的跟随在魏延军后。魏延首先占领了褒谷口,并派兵迎击杨仪所率领的大军。杨仪也派出军队在前面抵抗魏延。带兵将领斥责魏延说:“诸葛丞相尸骨未寒,你们这些人就敢这样吗?”


(资料图)

由于魏延的部众觉得魏延的做法有问题,不肯为他出死力作战,纷纷逃散。就这样魏延一战溃败,只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几个亲信逃往汉中,被杨仪派来的将领马岱追上杀死。

魏延是蜀汉国的大将,还在刘备时代就被任命为汉中太守,在羌人聚集区阳谿打败过魏国的后将军费瑶和凉州刺史郭淮,诸葛亮北伐经常让他“统帅前锋部队”,可以说是蜀国当时最勇猛、战绩最为出色的将军。那么,是谁一战将他打败了呢?

这个人就是何平

说何平这个名字可能会有人感到陌生,说他的另一个名字可能多数人都知道,这就是王平。王平是他的本名,因为小时候养在亲戚何氏家,所以叫何平。说起王平,人们就会想起那个失街亭故事,要不是他,蜀军当时恐怕损失还要大。

王平 字子均,是巴西宕渠(今四川渠县境内)人。因小时候被姓何的亲戚收养,所以叫何平,后来改回本性,就叫王平。仅仅从改回本性这件事情来看,王平已经成为了名人。

如果一个普通老百姓,姓何姓王原本值不得记述,历史文字多金贵啊,何况还有人为了依附当地望族而改姓的呐!改回原姓,说明这个叫平的人可以为王氏祖宗显名增辉了。

王平早年跟随杜濩、朴胡一起到洛阳,当了一个代理校尉之职。

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219),王平随曹操出征汉中,曹操失败后,王平归降了刘备,被任命为牙门将军、裨将军。让王平初出名的是诸葛亮初次北伐。当时,王平是参军马谡手下的先锋,按照诸葛亮的命令据守街亭。

马谡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安排让军队驻扎在街亭小城

《张郃传》语:

下不据城,而是驻扎在远离水源的山上,安营布阵等举措也是自相烦扰。王平连续多次对马谡进行规劝,而马谡根本就不能听从他的意见,结果导致街亭失败。

马谡所率领的前部各军都四散溃逃,只有王平率领的一千多人仍然鸣鼓坚守阵地。魏军进攻街亭的大将是张郃,他怀疑这是蜀国预设的伏兵,不敢逼近,王平也借机逐渐招集各营战败而逃散的残兵,率领将士返回。

诸葛亮杀了马谡以及所督前部将军张休、李盛,剥夺了将军黄袭等人的兵权,而王平却受到重用,加官为参军,统领五部兵兼管营屯事宜,官职也升为讨寇将军,封为亭侯。

建兴九年(公元231),诸葛亮包围祁山,王平率军守卫南部营地。魏国大将军司马懿进攻诸葛亮,张郃进攻王平,王平坚守不动,成功地挡住了张郃的大军。

再一次令王平扬名的就是建兴十二年(公元234)平息魏延作乱。

当时魏延是蜀国大将军,假节,可以说无论是职务、资历和战场经验都要强于王平。但王平能够作为杨仪前部紧紧咬住魏延,其军事才能绝对不可小觑。

尤其是在两军对垒时王平搬出诸葛丞相之事,很快瓦解了魏延所部的斗志,致使魏延部众逃散。这反映了王平具有政治头脑,因为他抓住了要害,诸葛亮虽为丞相,实际上却是处于权力的核心,他的命令如同于圣旨,他的丧事是蜀汉国当时的要务。

魏延忽视了这一切,实际上是“不识时务”,这是得不到将士的支持的,又岂能不败!因为平定魏延作乱有功,王平升任为后典军、安汉将军,协助车骑将军吴壹驻守汉中,后来被任命为汉中太守。建兴十五年进封安汉侯代替吴壹督率汉中的军队。

延熙元年(公元238),大将军蒋琬驻守在沔阳,王平改任为前护军,掌管蒋琬府中事务。延熙六年,蒋琬返回驻守在涪县,任命王平做前监军,镇北大将军,统领汉中军队。值得注意的是,王平也是蜀汉国少有的几个大将军之一。

延熙七年(公元244),魏国大举进攻蜀国。大将军曹爽率领步、骑兵十余万人杀奔汉川,前锋已经抵达骆谷。这时候汉中的守军还不到三万,诸将都十分惊恐。

有人主张:现在的兵力不足以抵抗敌人,只好固守汉、乐二城,遇见敌军就放他们进来,用不了多久,涪县的援军就足以救援阳平关了。

王平说:“不用这样。汉中离涪县将近千里,敌军如果得了关口,便种下祸根。现在应该先派刘护军、杜参军去占领兴势(地名),我担任后援;如果敌军分兵向黄金(地名)进攻,我说千人下去亲自对阵,这样周旋下来,涪县的援军也就赶到了,这才是上策。”

护军刘敏跟王平的意见一致,当即按照王平的意见执行。涪县的各支部队和大将军费祎从成都相继赶到,魏军撤退。战争的进程正和王平计策中所预料的一样。

王平在延熙十一年(公元248)去世。

奇特的是,王平这个人不会写字,史书说他能认识的字也不过十几个。但他口授书信,却是条理清楚,意思明确。也许是知道自己的这个不足吧,王平会让别人给他读《史记》和《汉书》中的人物传记,听过之后都能了解书中的要义。

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做到大将军,王平也算是一个特例了。看来,将领更需要战争的洗礼和战阵的考验,正所谓是大浪淘沙,剩下来的都是金子。

王平这个人在整个三国当中名气并不大,只不过由于《三国演义》把失街亭大肆渲染,这王平也就变得有点名气了。否则,对于没有看过史书的人,恐怕连王平就是何平也搞不清楚。

究其名气不大的原因,除了蜀国弱小,发动不了大规模的战役之外,也与王平属于防守型的将领有关。大凡历史名将,哪一个不是智勇兼备,主动有为的进攻型人才?!

最近更新